沙地里长出“甜蜜”
2021-07-17 10:56:06 来源:宁夏日报

  自灵武市银榕线驱车一路向北,折到狼南线行驶约10公里,便能看到夏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淡蓝色连体大棚,大棚贴着黄色的沙地延绵起伏。占地约1500亩左右的连体大棚内,主角都是蜜瓜。

  每年7月底,蜜瓜开始为期3个多月的采摘销售期,并被运往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的中高端超市。

  在夏能现代农业科技园这些连体大棚出现之前,郝家桥镇泾灵村村民没有想到,这片黄橙橙的沙地竟能为当地人带来如此好收益。

  去年3月,此前四处打零工的泾灵村村民杨梅,成为夏能现代农业科技园田间工人。她从最基础的定植、绕蔓、授粉等学起,每月能挣3000多元。两个月后,杨梅尝试着承包了一亩地,继续操心其中的蜜瓜生长。8月,算上之前打工的工资,她5个月挣了1.38万元,“这在以前,是想都不敢想的事。今年承包了5亩地,还是有点少,明年我要多承包几亩地。”   

<p>  夏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育苗中心,正在工作的自动化喷灌系统。</p>

  夏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育苗中心,正在工作的自动化喷灌系统。

  “棚内种植的‘莎妃’蜜瓜,是我们的自有品牌。”宁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乐介绍,2018年,企业选中在这里建设蜜瓜种植基地,主要是沙地上下通透蜜瓜不易得病,早晚温差大,更有利于蜜瓜积累糖分。李乐说,夏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坚持走科技化路子,微生物发酵的有机肥、水肥一体化设备在这里“都不在话下”,企业还通过“绿田云”智能化平台,借助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,实现对棚内温度、风速乃至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监测。不仅如此,每只销售蜜瓜的身上都贴有追溯二维码,购买者可以通过扫码对蜜瓜的生长流程进行追溯,什么时候定植,什么时候成熟等,一目了然。

  按照企业预测,今年莎妃蜜瓜的产量大概在250万公斤。“我们主要与山姆超市、盒马鲜生、Ole精品超市等中高端连锁超市合作。”李乐说,因为产品走中高端路线,在这些终端市场,单个莎妃蜜瓜能卖到60元左右。

  对于郝家桥镇来说,企业的带动效应在当地相当可观。企业莎妃蜜瓜的年产值约在5000万元,每年仅劳务费发放一项便超过400万元。大部分的泾灵村村民是园区产业工人,他们通过企业举行的蜜瓜种植技术培训,成了种植蜜瓜的行家里手。李乐说:“村民可以选择每月3000多元工资的田间管理,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承包大棚。”

  在这里,泾灵村村民纷纷通过“企业+基地+农户+标准化生产”的方式参与蜜瓜种植、田间管理。去年11月,泾灵村村民李彩霞在企业安排下,第一次走出宁夏,坐着飞机到海南错峰打工,两个月的食宿和交通费全部由企业承担。去年一年,她在宁夏和海南两地挣了2万多元。如今,她不仅是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人,还是基层管理人员。

  此外,夏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还尝试种植“五彩西红柿”、草莓和红薯等新品种。“未来,我们会对这些农特产品进行优种优选,范围也不再限于企业的园区。”李乐说,随着集配中心的建立,外地客商不仅可以到现场采购、检测、包装及配发,还会以下订单的方式,将泾灵村方圆30公里内的近万栋大棚吸纳进来,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增收。

 
编辑:杨兆莲
责任编辑:杨兆莲
分享至: